李鴻賓 (1767年)

来自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李鴻賓(1767年—1846年),字象山,號鹿苹江西德化縣人,清朝官員。

生平

乾隆五十七年(1792年)鄉試中舉,嘉慶六年(1801年)中三甲第一百七十一名進士,選庶吉士散館授檢討。嘉慶九年、十二年先後充雲南貴州鄉試副考官,十三年(1808年)充湖南鄉試正考宮。後歷任山東道監察御史、廣西道監察御史、吏科給事中、工科給事中。嘉慶十八年(1813年),巡視東漕。嘉慶十九年(1814年),授東河副總河。時微山湖蓄水盡涸,運河淤塞,會同吳璥治河。嘉慶二十年,擢河東河道總督。為母丁憂,署禮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。嘉慶二十三年(1818年),署廣東巡撫。嘉慶二十四年(1819年),授漕運總督,復調河東河道總督。主張疏通泉水濟運,參加睢州、儀封、馬營壩決口堵復工程。嘉慶二十五年(1820年)初,管山東運河事務,兼署山東巡撫,專駐張秋。同年十二月授安徽巡撫。

道光元年(1821年)六月,復授漕運總督。二年(1822年)九月,改授湖廣總督。改革湖廣食鹽銷售制度。1826年6月22日-1832年9月14日期間,李鴻賓接替阮元擔任兩廣總督。任期鎮壓廣東連州瑤變。上疏請求遊民報墾廣州、潮州各府州山場荒地,永不升科。

《清史稿·李鴻賓傳》記載,英商成功行賄李鴻賓,允許外人容阿華充當洋行,為英商輕視中國官吏之始[1]。道光十二年(1832年),尚書禧恩等由湖南赴粵剿辦廣東連州瑤變,李鴻賓被遣戍烏魯木齊。道光十四年(1834年),釋還,擔任編修。道光二十年(1840年),去世。

註釋

延伸閱讀

參考文獻

Wikiwand - on

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. On steroids.